“传承雷锋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以人民为中心,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,为人民办好事、办实事。”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庭长白剑说。从设置“兜底办”到一键呼叫,未央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,把雷锋精神融入实干中,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,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分量更实、底色更暖。
(资料图)
2022年11月15日,当事人赵某因不熟悉法院流程,在未央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办理执行立案时排错了队。当被告知要抽取执行立案的号码重新排队时,他情绪十分激动,中心工作人员将赵某引导至“兜底办”窗口。“兜底办”窗口的值班法官一边安抚赵某的情绪,一边详细检查了赵某的材料,告知缺少的材料。“谢谢你们,我马上去补材料、等叫号!”最终,赵某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补充了材料,顺利办理了事项。
2022年,未央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以“为群众办实事”为目标,深挖内在动力,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“兜底办”窗口,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
“诉讼服务事无巨细,很多当事人可能无法依据自身需求,找到对应的窗口办理事项。‘兜底办’窗口能帮助群众快速解决问题。”立案庭副庭长陈元说。不管什么事情、不管什么需要,不管什么问题,“兜底办”窗口都能让群众找到解决途径,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、满意度,真正让群众“只跑一次”。
“兜底办”窗口除了能解决群众的问题,还能解决干警遇到的问题。诉讼服务中心干警整体年轻,但存在缺少审判经验、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。诉讼服务中心通过“兜底办”窗口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全面提升干警的综合能力。
为提高立案效率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,未央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还开通了诉讼服务远程系统。区别于传统的自助服务终端,该诉讼服务远程系统远程接入专业诉讼服务辅助人员,群众只需使用身份证即可实现一键呼叫,与服务人员进行高清视频沟通,降低了当事人办理业务的难度,同时有效帮助窗口进行案件分流,大大缩短了当事人排队等待的时间。
2022年,未央区法院受理案件超8万件,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日均登记案件300余件。为提高立案效率,2022年9月,未央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并开通了诉讼服务远程系统,截至目前,已累计服务当事人9000余人次,完成案件审核及登记8000余件,切实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的诉讼服务。
除了提供便捷的立案相关服务,诉讼服务远程系统还将服务功能延伸至程序性咨询评估、诉前调解等,推动了诉源治理和诉讼活动深度融合,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,为当事人提供真人实时在线的跨域领取文书、诉讼引导等全方位、多功能、集约化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。
“我是一名聋哑人,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,使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……”近日,未央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化解了一起劳务纠纷,当事人小张在留言板上写下一段感谢的话。
小张在西安一家咖啡店打工,后来咖啡店口头辞退了小张。在室友介绍下,小张向未央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寻求帮助。工作人员及时与咖啡店负责人沟通,了解了纠纷具体情况,并请来手语老师参与调解。调解中,大家放慢节奏,耐心沟通,充分了解小张的诉求,并兼顾各方利益,引导咖啡店负责人和小张互相体谅、换位思考。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,最终达成小张在该咖啡店兼职的协议。
为民情怀最动人。近年来,未央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(立案庭)不断延伸审判职能,认真开展学雷锋活动,坚持以帮助群众、服务群众为先,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、办身边事。